设备制造有限公司

全国咨询热线135 0338 0970

热门关键词:

您的位置: 首页>>新闻动态>>模具知识

矩形顶管模具施工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与监测布局关键依据

发布日期:2025-10-18
信息摘要:
顶管施工过程中易引发地表不均匀沉降,合理布置地面沉降监测点的前提是明确沉降影响范围。通常地表沉降以 “沉降槽” 形式呈现,监测点布置需围绕沉降槽覆盖范围展开。当前顶管施工监测中,沉降槽常用模型为正态曲线分布,国内学者通过随机介质理论计算开挖最大水平影响半径(即沉降槽宽度),亦有观点认为沉降曲线中心至拐点距离为沉降槽宽度的 6 倍。但上述成果更适用于圆形隧道,矩形顶管隧道因断面尺寸较大且形状特殊,其地表沉降特征与圆形隧道存在明显差异。针对本项目,结合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及前期勘察设计数据,最终确定沉降监测范围计算方式:以顶管隧道宽度(b)为基础,叠加两倍的 “顶管隧道底面深度(h)与 tan30° 的乘积”,所得结果即为监测需覆盖的完整范围,为后续监测点精准布置提供关键依据。​
 

矩形顶管模具施工可能会让地面出现不均匀沉降,所以布置监测点时,得先搞清楚沉降会影响到多大范围。通常情况下,地面沉降的区域会形成一个 “沉降槽”,监测点就需要根据这个沉降槽的覆盖范围来安排。

在顶管施工监测里,常用的沉降槽模型长得像一条正态曲线。国内有学者用 “随机介质理论” 来算出开挖会影响到的最大水平距离,也就是沉降槽的宽度。还有些学者和工程师认为,从沉降曲线的中心点到曲线开始拐弯的地方,这段距离是沉降槽宽度的6倍。

不过,这些结论用在圆形隧道上还行,用到矩形顶管隧道上就不太合适了。因为矩形顶管隧道的横截面又大又呈矩形,和圆形隧道不一样,所以它造成的地面沉降情况也会不同。

结合 “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” 和项目前期勘察设计得到的数据,咱们这个项目确定了沉降监测的范围:用顶管隧道的宽度(用b表示),加上两倍的 “顶管隧道底面深度(用h表示)乘以 tan30°” 的结果,两者加起来就是监测需要覆盖的范围。

新闻动态

全国服务热线

135 0338 0970

联系方式

  • 邮箱:971777085@qq.com
  • 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长城北大街3727号
135 0338 0970
  • 来贺机电添加微信咨询
Copyright © 2021 来贺机电 版权所有 备案号: 冀ICP备19035936号     xml   技术支持:QQ 1425518582